根据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再度调整,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这对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丰厚的新年大礼包。”柯桥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企业可多退税6亿元
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提高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据了解,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包含了柯桥的外贸强项——纺织服装。“当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为16%,此次新政策上调1%,将惠及柯桥区3500多家外贸企业。”昨日,柯桥区国税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2014年全区出口产品情况看,此次新政涉及柯桥区出口产品的93.3%,预计相关企业可多退税6亿元。
因此,对柯桥纺织服装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新年收到了“大红包”。
外商也想来分享“红包”
“这个消息虽好,但通常外商要来拿‘大头’。”滨海工业区的凯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海明直言不讳地说。这个退税“红包”能真正落入企业“口袋”的并不多,**多也就是目前下单的两三个月订单。因为1-3月份的相关产品出口价格已与外商确定,退税的钱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该经营者说,提高退税后,外商在与我们谈判时,也会提出要求分享,甚至这1个点通常会被外商拿走。
“有了这个‘红包’,拿订单优势就有了。”昨天,记者联系到正在上海办理美国签证的钱清一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王贤鹏,他说这个好消息,让他相当振奋。这两年来,随着人工、原料等成本上涨,让他们公司出口的服装价格优势相对减弱,仅去年因价格偏高,外商取消了他们近20万件服装订单。“2月份我公司将去参加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纺织服装展,有了这个筹码在,价格谈判有优势了,我拿订单的信心就更足了。”王贤鹏说。
提高1个点,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多拿订单才是对企业**的“红包”。但业内人士同时提醒,涉及的出口企业并不能一味地看中退税红利,而是应该借国家扶持的政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升级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终掌控价格话语权。
近日,泉州市政府下发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促进纺织鞋服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起各方关注,18条的政策措施为我市纺织鞋服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将部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6%调至17%,再次成为提振纺织服装行业的新信号和正能量,而“**”的战略支持,也为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
纺织服装去年出口额或超百亿美元
据了解,2014年,泉州纺织服装业和鞋业均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其中,纺织服装业产值预计为1900亿元,鞋业产值预计为1560亿元,两大产业的总和,相比2013年的3171亿元,逆势增长了9.1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来自泉州海关的数据显示,2014年泉州市纺织服装出口增势较缓,出口额达人民币434.8亿元,增长20.4%,占同期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值的33.8%,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东盟、非洲。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超七成,达到人民币289.7亿元,增长29.8%。
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副会长陈苍松说,“尽管出口环境不是很理想,但2014年前11个月,泉州的纺织服装出口增长仍然超过了20%,出口的产品结构也在调整优化。”而如果从纺织服装出口的存量来看,特别是加上从厦门、福州、广州等地出口的数量,近两年来,“泉州纺织服装业的年出口量当在100亿美元以上。”
与此同时,自2015年1月1日起,国家针对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再度调整。对此,格林集团董事长赵建河坦言,“出口退税从去年的16%提高到了今年的17%。”“尽管只有一个百分点,但不收税,意味着政府在努力支持纺织服装出口,同时也能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开辟行业新市场
在鼓励企业加大出口的同时,企业赴“**”沿线“淘金”,发展外贸电商、赴境外参展、收购国际品牌将受政策扶持。“对于到"**"沿线国家设立加工分厂,新设立并购境外生产的企业给予10万元补助,非生产性机构给予5万元补助。”
“**国家和地区,是泉州纺织服装业出口的重要区域,其中,东盟是主要市场,这两年俄罗斯和中亚也出现了明显增长。”陈苍松说,“据我估计,**国家和地区占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额的比例应在50%以上。泉州企业要抓住国家这一战略,我们走出去投资也主要会在**沿线。”
对此,施正植也表示赞同,“比如,东南亚国家的纺织服装商品出口欧美地区,可以免征12%的关税,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们的企业如果不走出去,就不会有价格优势,就拿不到订单,这也是国际市场的经济规律使然。”
据了解,目前,泉州人在越南建有当地**的棉纺厂,在孟加拉国建有当地**的外资服装厂,而在柬埔寨、缅甸等,也有泉州纺织企业比如峰达轻纺等的大笔投资和工厂。业界人士称,政府的新年1号文件为鼓励企业到“**”国家和地区加大出口和投资,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