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留住中国市场,各个奢侈品纷纷出招,chanel和lvmh采取的是调价来平衡全球价格的方式,而gucci这次得益于奢侈品折扣店的遍地开花。
面对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暗淡情况,欧洲outlets运营商value retail和佛罗伦萨fingen集团合作,在国内大力扩展奢侈品折扣店的生意,他们采取的是游玩和购物相结合的“购物村”模式,目标消费者则是有奢侈品购买需求,却不够富有到能够负担多次往来国外旅费或是国内全价商品的部分中产阶级。
这些店铺包含的奢侈品从armani到valentino,再到gucci,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根据bain发布的一份报告,gucci目前在华的销售很大依靠于这些折扣店的存在。
位于苏州的佛罗伦萨小村去年五月开业,目前单位交易额已经超过了700美元,他们在春季期间接待了8万游客,并且预测在将来的一年内客流量将会达到400万。
目前国内已经有80家这样的店铺,他们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100家新店铺的目标。而根据法国巴黎银行预测,这些店铺将会在未来的十年内,为中国奢侈品市场带来160亿的利润。
投资者们相信,将来在中国这样类似的商店将会越来越多,实际上不难想,中产阶级现在不差钱,他们的品味也变得越来越“深刻”,甚至有些刁钻。便宜的价格显然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他们还需要购物的方便、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设计。
“中国人对价格很敏感,但他们真的敢花钱,”“佛罗伦萨村”总监maurizio lupi表示:“如今顾客不用出国门就像是在意大利买东西。”他们设在天津的小村子被欧式的喷泉、小船和柱廊环绕,一切都是欧式风格的。
实际上,对于**富有的奢侈品消费者来说,折扣不折扣都不要紧,他们仍然会选择出国购物,而目前正好也是赴欧洲旅游购物的**时机。但是,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样的“小村”式购物中心,正在凭借它们精巧的设计和对于消费者心思准确的琢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上世纪80、9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通过将品牌授权给各种渠道(如专卖店、百货店、超市),推出不同的产品线,从而获得了**的发展,比如拥有ck、ck calvin klein、ck jeans、calvin klein collection等等品牌的calvin klein。”ftd观潮时尚网创始人兼主编叶琪峥曾在专栏文章中指出。
而其实calvin klein并不是品牌的**高端系列,calvin klein collection才是时装周走秀的系列。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崛起,有一批美国品牌依靠推出二、三线品牌迅速成为全球性品牌,比如donna karan、ralph lauren、marc jacobs、michael kors……ralph lauren将这招用得**为淋漓尽致。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奥特莱斯,生意**、排队**长的必定是ralph lauren,几乎人人都要买一件polo衫。”
“michael kors则是后起之秀,michael kors collection、michael michael kors都在一家店里销售,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会觉得很划算,以为花小价钱买到了设计师品牌的一线系列。donna karan相对要保守一些,只有dkny和dkny jeans。”
“在欧洲,这方面的**是乔治·阿玛尼,他的品牌线仅服装就包括giorgio armani、armani collezioni、emporio armani、armani exchange、ea7、armani jeans,此外还有童装、化妆品、酒店、花卉和家具等等。其中,armani exchange尚未被设计师完全归入自己帐下,因此与emporio armani定位差不多,看不出明显的区别。”
**初面向百货公司的emporio armani(上)和更高端的giorgio armani(下)店铺“画风”还是不太一样。
prada则把原先的二线品牌miu miu,重新定位成了prada的姐妹品牌:
叶琪峥观察到,“单一品牌要成为全球化品牌,基本都要依靠几代人的努力,比如hermes和prada等,品牌创始人早就离世了,更多的品牌则早就不在创始家族的控制之下,归入几大奢侈品集团的麾下。那些创始人依然健在的高级时装品牌大多要依靠平易近人的副线,才能壮大起来。”
伊夫·圣洛朗曾经也走授权路线,**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上千项,包括香烟和拖鞋。可惜走高级定制路线的圣洛朗在成衣一统天下的大环境下,**终没能保住品牌控制权。还好现在的品牌拥有者kering集团有足够资本实力,收回所有各类授权专心打造主品牌。”
而法国的高级定制大师皮尔·卡丹,至今仍继续把商标卖给各种产品类别。“我甚至还见过皮尔·卡丹的dvd机。这位年近九旬的设计师很骄傲自己拥有数千个品类的授权线,全世界有20万人为贴着皮尔·卡丹商标的产品工作。”叶琪峥写道。